<sup id="hrxyw"><track id="hrxyw"></track></sup>
  1. <code id="hrxyw"></code>
    <menuitem id="hrxyw"></menuitem>
      <output id="hrxyw"></output>
      <menuitem id="hrxyw"></menuitem>

      <sup id="hrxyw"><track id="hrxyw"><delect id="hrxyw"></delect></track></sup>

      <output id="hrxyw"></output>
      Insert title here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資訊>>科技
      體育風洞為運動員插上科技的“翅膀”
      發布人:系統管理員      信息來源:新華網      發布日期:2021-11-23 16:46:48      瀏覽次數:163938次

      坐纜車登上高臺,走到當日制定的訓練高度,跳臺滑雪運動員坐上扶桿,等待教練員指令一出,雙手推桿,從陡坡飛速下滑,如離弦之箭沖出滑道,只為在空中近5秒的飛行。

      跳臺滑雪被稱為“最貼近天空的雪上項目”,對于運動員而言,一趟訓練流程走完短則十多分鐘,如遇天氣變化,則需要在高臺上長久等待,甚至臨時取消訓練??紤]到落地時膝蓋的承受能力,天氣好的情況下,一天下來也就能跳10至15次,飛行時間加起來不過80秒。

      只有如此短的競速時間,跳臺滑雪運動員要如何擺脫天氣限制與受傷風險來加強訓練?體育風洞給跳臺滑雪運動員插上了科技的“翅膀”,助他們更好掌握“御風飛行”的能力。

      近日,記者來到河北淶源跳臺滑雪訓練科研基地,我國首個跳臺滑雪專業風洞實驗室正在為集訓隊員進行跳臺動作的優化訓練。

      風洞實驗室的一層擺放了一架大型跑臺,就像超大型跑步機,可以同時容納6名運動員同時跑步,也可以容納2名穿著越野滑輪的運動員并排滑行。在運動員進行熱身準備時,工作人員會對風洞中的測力天平進行調試,這個儀器將在隨后的訓練中精準測量運動員的雙腳發力及不同動作姿態受到的摩擦阻力。

      跑臺上熱身完畢,運動員要穿上連體滑雪服,坐電梯到實驗室三層,進行32度斜坡區域的“吊飛”訓練。兩位工作人員掀開一塊可活動的墊子,合力將兩根支架拉起撐住墊子,在32度斜坡上搭出一個與地面平行的臺面。為何要設定為32度?“科技冬奧”專項——“冬季項目運動減阻關鍵技術及平臺研究”項目負責人、清華大學機械學院副院長汪家道教授告訴記者,在跳臺滑雪項目中,運動員騰空飛行時身體與地面呈32度的滑行姿態占比較高,這恰恰也是運動員重力作用與空氣阻力之間的夾角。

      當風洞給定風速,超大“電扇”開始運轉,運動員在安全繩的牽引下騰空,風洞內漸起的氣流給予運動員升力。當運動員處于受力平衡狀態時,在工作人員幫助下運動員要做出跳臺滑雪的空中飛行姿勢,并在教練的保護下維持這一空中動作長達數分鐘,以有效提升運動員在空中保持最佳姿態駕馭雪板飛行的平衡能力。

      吊飛訓練只是體育風洞的功能之一,風洞測試區洞體內徑長64米,寬20米,高17米,包含水平、傾斜度分別為11度、32度的兩個斜坡,可開展運動員助滑、起跳、飛躍等階段的模擬訓練,不僅使有效訓練的時間得以延長,還可以不受天氣狀況、季節影響,實現四季訓練、高效訓練。

      正是借助風洞測試,跳臺滑雪運動員的飛行姿勢由平行雪板改為V字形動作。因為與平行雪板相比,V字形姿勢能減少28%的風阻,可以提供更多的升力。此外,在飛行過程中運動員需要依靠手臂擺動控制身體平衡,該項技能的掌握也需要在風洞設備中不斷強化。

      汪家道介紹,體育風洞在日本、英國、美國及瑞典等雪上項目強國都有建設。它不光是體育項目科學訓練的關鍵設備,還是研究氣動減阻的關鍵平臺。在風洞實驗室,可以對運動員的服裝面料、頭盔、雪車等器具進行測試,以找到適合不同運動項目特點、不同材質要求的服裝面料和運動器材,幫助運動員更好地減少空氣阻力,從而創造更好的運動成績。

      據了解,在“科技冬奧”專項支持下,國家體育總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整體規劃,我國已經建成了包括二七廠科訓基地體育綜合風洞、淶源跳臺滑雪專業風洞在內的體育風洞集群,冬季運動管理中心還聯合北京交通大學風洞實驗室進行冬季項目風洞技術研究與應用科技攻關,已經形成了包括冬季項目風洞訓練體系、運動姿態優化減阻技術、隊列優化減阻技術、賽道賽時環境風評估與應對技術、運動裝備風阻性能評測技術的完整體系。隨著應用技術的成熟,未來或許還能應用在群眾體育中。(記者 何 亮)

      如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返回首頁
      更多新聞,歡迎掃描上方二維碼關注百靈網官方微信(beelink1998515)
      您看完此新聞的心情是
      點贊有0人與您觀點相同
      資訊
      熱點專題
      熱點新聞
      Insert title here